Tuesday, February 28, 2006
Friday, February 24, 2006
那一紙之感
080206
因 為K的關係,我們走到 V&A 私下看畫。那是久違的約定,大家都在 South Kensington站外等。我是最遲的一個,卻是時間剛好。M於前天晚上做了孩子的父親。沿路走,他就一直說孩子。他的名字是A是愛爾蘭男孩他的星座是 水瓶是這是那,手舞足蹈;看到他臉上難掩的興奮,就有種莫鳴。真個是平凡事如娶妻生孩兒就最讓人感動。
K早就預約了 V&A 的館長,我們直上七樓到了頂。跟下層博物館部份不一樣,多了肅穆人也就要正經了。然而我還是不禁要探頭探腦看桌子看鐘看人,氣氛裡有窒息每個人都好靜好靜,就連竊竊私語也不好意思。
館長準備了好多畫。自V&A跟部份的RIBA合併後,這裡就負責收藏自古至今建築師的畫跡。由十三世紀英國第一幅建築畫圖開始,數百年前的鉛尤在就讓人嘆慰。館長慎重的用白手套翻著,邊詳細講解每一畫的收藏每一畫的價值。像說自己孩子,那是愛至極深的神情。
看 過幾百年前的畫然後走到近代,第一幅就是Carlo Scarpa,欣喜若狂。上世紀最喜歡的建築師,比什麼都好。如真似幻,實在猜不到會在這裡在這樣的距離下看到真跡。館長說那是唯一一幅Carlo Scarpa肯交給外國收藏的畫,其他都在威尼斯。畫作是「拜恩之墓」(Brion Tomb),看那發黃的紙那大師的筆墨那草圖甚至那污跡,都是好是震撼。眼泛淚光也不好意思抹去,此刻才知何謂感動。館長收拾畫前,我偷偷的摸了一下也算 是心滿意足。
除卻巫山不是雲,其後的畫就沒有那一回事。縱然有我喜歡的Smithsons,也就只是喜歡而已。所謂的近代也就只 是到八十年代末就沒了。新生代的建築師 都用電腦,什麼是真跡什麼是畫都糢糊不清。Norman Forster 於設計香港的HSBC時就有過萬張畫圖,然而收藏的價值跟數量沒關係,於是一幅也沒選上。不是用電腦打印一張然後簽名就可了事,那是當下建築學術界值得討 論 的課題,卻又是那樣沒完沒了。不過我們都好滿足。
末了,於途上,
想著那一紙之感,
不禁歡喜極了。
related site:
http://www.vam.ac.uk/
Posted by
小女生
at
10:18
4
000000個留言
Saturday, February 18, 2006
隱藏 Caché

心情不爽,最好就是躲進電影院。
平日下午的Soho Curzon人就是多
想起灣仔影藝星期天也是寂寥就有唏噓
13:45 一號影院
男主角懷疑跟蹤者就是小時候陷害過的阿
是政治
是隱藏。
但願可以再看一遍
Posted by
小女生
at
10:58
11
000000個留言
Wednesday, February 08, 2006
Sunday, January 29, 2006
狗年快樂
miro: dog : barcelona
(revised version)
年三十晚滴酒不沾也可以有natural high
倫敦是一個總不會讓你失望的地方
直條的格仔的paul smith 的看不到的
男孩們送上賀禮目不暇及
左邊的右邊的下午三點鍾的在Jazz Bar 裡哭著的
跳著的舞著的戴頸巾的Jason Donovan 的
坐在角落裡的站著的cashier的畫廊裡的
都在對我說
狗年真的可以很快樂
新年快樂
不過真的很快樂
Posted by
小女生
at
20:39
8
000000個留言
Friday, January 27, 2006
墓園流連
051120 chelmsford cemetry
家後的墓園很大
墓碑散落像極棋子沒有章法
灰灰黑黑,看不到名字。
偶爾看到幾簇紅色白色的花兒
走過去
地上都是枯葉,枯木
底下有靡爛
字都褪色了
卻剩下字的疤
在碑石上留戀
「致 於愛與永恆的回憶中
占士.費華特
生於1866年2月4日
死於1915年9月30日
以及他的妻子
安妮.費華特
生於1864年10月6日
死於1949年7月1日 」
墓園裡頭到處都是這些沒意思的字
不知道是誰,然而是誰也再不重要
看著這些生與死的數字
總想端詳失落的故事
丈夫於戰爭中死去,然而妻子還要經歷第二次
34年的霜居,日子應該也不好過
後人都不知到哪裡,留下祖先的墓在這兒
好讓陌生人經過。
剛死去的人墓上都有花
約翰.修頓 享年71歲
兩個瓶上寫了
「父親」和「約翰」,約翰
想必是他那未亡人的呼喚
摸摸那花兒近看卻是塑料
花不是花只是現代人對永恆的致意
下午三時多已漸黃昏
走了半天
也只到了墓園的角落
生死契闊多少風流人物
都就是這麼一回事
Posted by
小女生
at
10:18
2
000000個留言
Friday, January 13, 2006
One Art 一種藝術
謹以美國詩人 Elizabeth Bishop <一種藝術> 此詩,
送給那偷跑了的紅色單車、
賴在咖啡店不走的那本書、
這幾年都遺忘了都失去了的東西,
還有我那苦惱中的同居密友
One art by Elizabeth Bishop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so many things seem filled with the intent
to be lost that their loss is no disaster.
Lose something every day. Accept the fluster
of lost door keys, the hour badly spent.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Then practice losing farther, losing faster:
places, and names, and where it was you meant
to travel. None of these will bring disaster.
I lost my mother's watch. And look! my last, or
next-to-last, of three loved houses went.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I lost two cities, lovely ones. And, vaster,
some realms I owned, two rivers, a continent.
I miss them, but it wasn't a disaster.
---Even losing you (the joking voice, a gesture
I love) I shan't have lied. It's evident
the art of losing's not too hard to master
though it may look like (Write it!) like disaster.
<一種藝術>
掌握失去這種藝術其實不難;
很多東西似乎本來就是
會失去的,失去了並不是災難。
每天總會失去些什麼。承受失去所帶來的慌亂
比如丟掉了門匙,又或是糟蹋了一小時
掌握失去這種藝術其實不難。
然後練習失去更多,失去得更果斷:
位置,和名稱,和原來你想去旅遊
的地方。這些都不會帶來災難。
我失去了母親的手錶。瞧!我所喜歡
的三棟房子中最後,或倒數第二棟已丟失了。
掌握失去這種藝術其實不難。
我失去了兩座可愛的城市。然後,更大的,
我曾擁有的王國,兩條河,一片陸地。
我想念它們,然而失去了並不是災難。
— 甚至失去你( 那開玩笑的聲音,我喜歡的
一種手勢)我也不會撒謊的。很顯然
掌握失去這種藝術其實不難
盡管它看來像(寫吧!)像災難。
Posted by
小女生
at
09:31
12
000000個留言
Saturday, December 31, 2005
古堡
051229 Rising castle
夜降了一埸雪
混沌白色一片
不知天與地
走到了英國一個古堡
漫天風雪就有一種蒼茫
九百多年前的地方
這裡有國皇皇后幾代人勾心鬥角的故事
古堡前有一間小屋,售票的
看守著古堡的是一個老人家
說著純正的英國腔也像個紳士
想來我是這幾天唯一的客人
熱情卻有種英式的距離感
他說霧大了也許沒火車回去
我就知道
古堡是一座很小很小的古堡
細小得有種莫名的親密
推開了木門仍感受到那份重
房間連接著房間和房間
古堡已破舊得沒了頂
所以看到飄雪落下
傾耳無稀聲
一個人走在古老木板上回聲盪漾
只想到百年孤寂的蒼涼
穿過浪漫的弧道
來到了古堡的底
地上有口古井
拋下一塊小石
至聽到聲響落地時
彷彿已過了好幾個世紀
古堡旁邊原有座小教堂
現在都不見了
只怕早已深埋於雪下
沿著護城土走
地上也是新雪也是簫剎
離開時候
有人在斜坡上玩雪
站在一旁
都看醉了
Posted by
小女生
at
10:04
21
000000個留言
Friday, December 30, 2005
Monday, December 26, 2005
聖誕快樂
Richard Hawley "Ocean"
一首歌
一本書
一齣電影
一個房間
一個人
親手做了曲奇給所愛的
自己試了幾塊
難喝的雞尾酒然後給倒了
去年的蜜糖酒和可樂原來是相沖的
見到了爸媽然而他們卻見不到我
坐在書桌前無所事事又看看窗外的雲
有陽光 很藍
人們都回老家全市都有種靜默在守候著歡樂
玫瑰花塊的熱水浴讓我目眩
卻又是種
久違了的懶洋洋
聖誕快樂
Posted by
小女生
at
12:29
18
000000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