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1, 2007
Tuesday, March 27, 2007
3:1-9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這樣看來、作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
傳道書3:1-9
第一次聽到這章節是在張婉婷《宋家皇朝》這電影裡 — 那一幕,眾人都圍坐著,孫文朗讀。在日本的庭園裡,很靜很靜的。宋慶齡那時候跟他互生情愫,正當所有人都合上眼睛禱告,只他二人對看著 …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 那些大道理在情人眼中都是那樣微不足道。他的國語他的腔調還有那電影音樂,都讓這聖經金句加了份浪漫
‧
很瀟灑的一個章節
也是我最喜歡的
《宋家皇朝》電影
Posted by
小女生
at
08:57
6
000000個留言
Labels: 胡思亂想
Sunday, March 18, 2007
吻
Österreichisches Galerie Wien, Vienna
我把海報掛在房間裡,相比那華麗的金箔,現代印刷是差多了。研究學問是難事,我就是不夠專心。那頭還沒看完關於Munch的文章,這頭就栽到Klimt的世界裡。Klimt的畫風像古埃及像拜占庭,好多年前就愛上了。早前到羅馬,剛巧住的旅館牆上掛了這麼一幅海報,用金色的畫框襯著,實在好看。回到倫敦到處搜尋,也不難找。細看此畫,情人的衣服都分不出你我,豈只接吻那樣簡單?Klimt 的畫其實都很色的。畫中黃色的部份還有背景原是用金箔一層一層蓋上的,只是幻想就覺華麗。黃金的永恆感跟情人間剎那的吻成了對比,是如此強烈;看那腳下的花,情人跪在懸崖旁親吻,看似浪漫卻又是這樣的吊詭,是怕愛情消逝?還是死亡將近?著教人入迷了。
Posted by
小女生
at
04:24
2
000000個留言
Labels: art
Monday, March 12, 2007
羅馬的夜

更多圖片
‧
我發現我跟文學的距離好像越來越遠
我發現我不會寫
‧
有夜在羅馬看到了月蝕。接到他的電話,他說今晚會有月蝕,紅色的。我跟Shermishta兩個丫頭就走到萬神殿的台階前坐看。那個月亮有說不出的怪異,迷矇中看到了灰紅。電話響起,他問我看到了沒有我說看到了。他笑說現在我們可以用那經典對白 — 什麼「兩個人在兩個地方看著同一個月亮」。我笑。胡鬧了一會就掛線了。靜靜的坐在Shermishta旁邊,她說這夜真浪漫,然而跟我在一起,ro"man"tic without a man,我跟她就只有Rotic。我微笑。
Posted by
小女生
at
02:53
4
000000個留言
Thursday, February 22, 2007
Monday, February 05, 2007
年過三十租房子
房東整個週末都不在家,自己一個樂得清閒。自從決定這個月會停止租約以後,他們的騷擾 少了,我更可以在屋裡獨來獨往,不用看人家的臉色。倫敦是個很奇怪的城市,太早找房子是找不到的。往往看廣告,房東總希望你可以當天就搬過來,所以現在光著急也沒用(其實也沒著急)。看房子的事還要多過兩個禮拜,現在每天就只可瀏覽網上的房租廣告。
來到倫敦就喜歡搬家,朋友都說我怪。反正在這裡我就沒有一個家,漂泊流離反而合襯。住到新的房子裡,認識新的朋友,熟悉新的地方 — 原來這裡只有Sainsbury卻沒有Tesco、發現這街口有一間不錯的咖啡店、從這兒到Tate Modern 只要乘巴士就可以了…即使又是平凡的一天,可就是這些細微的改變,已教我高興了一陣子。
這段時間房租廣告很多,瀏覽大半天,有趣的如下:
1. 律師(具吸引力)提供住宿,免房租,只求親密關係
2. 免費租住入型入格雙人房 (只限女性)
3. 尋女性分租,不用任何費用
最後那個廣告最有意思:
「我有一部全新的手提電腦和四部電話,你可以隨便用。」
「我想要十八至三十歲的。若閣下是三十以上,感自己仍有其吸引力,也可發我電郵。」
若果以倫敦那些鳳姐兒每天的收入再乘三十天,也許賠本也說不準。
當然,年過三十的另計。
難怪女人都想在這天以前嫁掉了。
Posted by
小女生
at
09:19
4
000000個留言
Saturday, January 27, 2007
畫和木頭
作畫的時間越來越長,可只畫了這樣一個角落就已是好幾小時。那幅木刻圖已完成了四分三,原想加上油彩或水彩拓印出來,然而效果不是太好。也許因為找不到好的木,也許線條太幼,也許我太笨沒做好測試,也許。Jason提議,可用黑鉛墨磨於紙上讓線條顯現。埋頭苦幹了兩天,還有一大部份需要擦去,然而總算有點成績,蠻歡喜的。
看了好幾本關於木刻拓印的書,就只有那日本木板畫的資料最詳盡。有些地方看了好幾篇還是不明白,問日本朋友他們也不知所以。不想不了了之卻只好了了。可惜時間不夠,要不然總可胡天胡地一番,那可就開心。
這些日子,我就是在畫裡木頭裡過。
Posted by
小女生
at
09:41
8
000000個留言
Monday, January 15, 2007
探戈的印象
1972年
{巴黎最後的探戈}
last tango in paris
橙色
血
馬龍白蘭度
巴黎
性慾
Francis Bacon
過去
1972
教父
孤獨
牛油
性慾
小孩子
隔絕
死亡
情
哲學
bertolucci
狂
愛情
憂傷
我不能分析
像詩一樣的電影
Posted by
小女生
at
07:23
1 000000個留言
Thursday, January 04, 2007
沒有童年
倫敦有這麼一間博物館,名「童年」(Museum of childhood)。
館內一直裝修,沒機會去。現在重開,就趁著假期走了一趟。我常想,到底「童年」可以如何展覽?「童年」是一段時間與空間的交合,每人不同每個年代也異,直讓我好奇。
博物館就在我家附近,踏單車不過是三十分鐘。走到館內就知道他們把名字取錯了。展覽的全是古今中外的玩具,兒時讀物是有的,但不多。理應說是「玩具博物館」才較貼切。「童年」就只有玩具而已?未免少了份深思。失去了,一切是那樣珍貴,所以才要收到博物館。然而「童年」跟那些年代久遠的恐龍化石,又或是明清古玩不一樣 — 放到博物館裡,閒時讓人觀看,卻從不屬於任何人;「童年」是自己的,就只屬於自己一個,逃脫不了也抓牢不住。這樣的一份幽思,卻如何可放進西方慨念的博物館?毫不灑脫最後就只可以像笨牛一樣死命保存著各式各樣的玩具,卻尋找不了我的童年。
盡管如此,這博物館還是讓人快樂莫名的。
小孩子都在嬉戲都在跑來跑去都在笑,像遊樂場。
這博物館不應該是屬於小孩子,因為他們還有童年。
赤子之心,還有嗎?
期待之心,還有嗎?
好奇之心,還有嗎?
赤子之心,還有嗎?
這博物館是屬於長大了的小孩子,像這館,因為我們都沒了童年,。
Posted by
小女生
at
10:29
0
000000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