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7, 2005

Saturday, March 26, 2005

Portobello Market






















260305 1730 Nottinghill Coffee Republic



Mariola 是個很可愛的印度女孩子,早就英國化了。
跟她購物就有一種好,大家都是對方的魔鬼。

女孩子購物時的瘋狂實在難以預料,男孩子就總是不了解那種釋懷

像吃朱古力,吃完一顆總誘惑你吃掉一整盒為止。

Portobello Market 跟 Brick Lane 不一樣。
前者是 Hugh Grant, 後者是 Damien Hirst
文化的混合就是倫敦。

Friday, March 25, 2005

Tate Modern

17:07 Starbucks outside Embankment station


August Strindberg
陽光明媚。踏著腳踏車沿著泰悟士河畔至Tate Modern。
August Strindberg的畫,就讓我聯想到孤寂
天地海浪混沌一片,偶爾有一尕小花,就只有那麼的一尕。
上一個世紀的人生活於 Edward Munch和 Monet 的同一空間
然而他的孤立卻不是法國咖啡座裡隨處可見。


紐約人
玻璃窗外的男人吃著藍草莓鬆餅,還有一杯意大利咖啡。他吃鬆餅的方法好奇特,跟我不一樣。他愛一口鬆餅一口咖啡,所有味道皆被另一口淹蓋,絲毫不留餘地。他翻看著雜誌 " The New Yorker" 二零零五年三月廿一日那本。三點九五美元。想必是個紐約人。
紐約人於倫敦看紐約人。


Joseph Beuys
一次看兩個展覽的確有點吃不消。
第二個展館是Joseph Beuys的作品。
20世紀德國一個重要的行為藝術家。
跟August Strindberg就成為一個強烈對比。
20世紀再沒有人會深究畫畫的技術,Strindberg火燒油畫布的技巧就已經好落伍。
人們在看木頭,在看一堆傢俬;
在看爛鐵架上的日常用品;
每個人彷彿都好明白都好欣賞
坐下來聚精會神就為了從木頭中看到繆斯
我也是。
坐下來發呆其實好容易。


遊客
今天是復活節假期的第一天 Good Friday
跟聖誕節相反,滿街都是人,都是遊人。
遊客就是毫無目的地離開熟悉的地方去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
是被社會所接納的自我隔離。


老實
我看Beuys的小冊子時老人家在看我
他說你喜歡Beuys嗎?
我說喜歡其實一點也不
他說你正在寫日文嗎?
我說不是是中文
他說其實中文日文是差不多
我說是差不多其實差好遠
其實我不是一個老實人
我就知道。



走到Tate Modern的店鋪無聊的翻看著藝術書
Anselm Kiefer的畫冊也只不過是20英磅
然而到了倫敦我就沒買過書。
看的書全是借回來的
想學張愛玲,家中只有幾本書。
不知道離開這裡的時候,可不可以有勇氣什麼都不帶走

Wednesday, March 23, 2005

發呆記





咖啡座〔00〕門口餐牌




時間
: 二零零五年三月廿二日星期二格林威治時間十六時三十二分五十四秒至十八時三十分十三秒


地點
: 倫敦磚里咖啡座〔00〕露天木凳上

人物: 一個小女生

衣著
: 深灰色藍線格仔褲一條 + 60年代深啡色花恤衫一件 + 黑金鋼手錶一隻 + 密綠色斜紋大褸一件 + 淺藍色底粉紅圓點純綿襪一對 + 純白色波鞋一對 + 棗紅色圍巾一條 + 全黑色大袋一個 + 男裝頸鏈一條 + 不銹鋼鏡框眼鏡一副 + 一星期前剪過的短髮一個 + 啡色硬卡紙25張


食物
: 卡布奇諾咖啡一大杯 + 薑餅一塊


天氣
: 氣溫飄忽不定。起初四十五分鐘天晴有陽光溫暖,然後微雨十四分鐘;接著天陰一小時,微寒,入黑以後大風最後亦以微雨作結


路線
: 乘坐港口碼頭輕鐵由賽普勒斯站至錫威站,經過一炸雞薯條小店香氣滿盈,再轉東倫敦線至白教堂站;先步行十分鐘到達美術用品貨倉〔美術蘭提斯〕扮作藝術家採 購,若在途中經過白教堂市集時流連忘返,則需若干小時才到達;完事後步行十五分鐘由柯屎幫街轉入磚里,搜尋咖啡茶座及二手時裝店,則樂此不疲。


事情
: 主要是發呆,接著是看看在我面前走來走去的人們,然後是發呆,又看看在我附近走來走去的人們,然後又是發呆,然後又發呆,又看人,又發呆���最後也是發呆。


音樂
: 酸性爵士樂 (期間有播過小賢的音樂,可惜忘記了名字)


感想
: 很好的發呆之地。已忘卻堆積如山的功課;從發呆中驚醒已近黃昏矣。日之將盡,唯好嗚呼哀哉。

Wednesday, March 16, 2005

SaME


22:58 KH153B Desk


Famous architects are a kind of
Starbucks phenomenon
All the cities in the world should have
Rem Koolhaas
All the cities in the world should have
Norman Forster
All the cities in the world should have
Frank Gehry
They are different
They are the same


aspired from Koolhaas: Generic City

Monday, March 14, 2005

Paris 1981























這照片訴說著四個我很佩服的人:

被 拍攝的男人 Yves Saint Laurant
被拍攝的女人 Catherine Deneuve
拍 攝的男人 Helmut Newton
拍攝的男人的相機的始創人 Edwin Land

Saturday, March 12, 2005

給Kathy的信



12.3.05 Mercury Rev Concert




Kathy:

今天晚上看了 Mercury Rev 的演唱會
也不知道是因為你才去看還是看了才想起你
這問題好複雜,我攪不懂。
主音Johnathan讓我想起早年的Brett Anderson
嫵媚卻又有點哲學家的味道,舉手投足就已讓人著迷。

你的那隻 "All is Dream"還在我的紅色房間裡
還有Radiohead的演唱會錄音

Sigur Ros 的 "Agaetis Byrjun " 在倫敦virgin 就只賣7.99英磅,你在香港就買貴了得多

中一時我新的
通訊冊上第一個名字就是你
不過中學時期就從未撥過那個號碼

那個星期六我們從早上十時到晚上十時
走遍了整個銅鑼灣的二樓店鋪
我記得我買了一件復刻的藍精靈美芝T-shirt
現在捨不得穿,跟Mercury Rev的CD放在一起
那天很快樂,我們還說以後每個假期也要如此
不過記憶中就只有這麼的一次

「淑女」這個別名還是我們一起幫她改的
當然,還有那個只有你稱呼我的名字

Nancy那一年你就每天燒紙,我到現在也不明白你的concept
諷刺的是,那時我的設計是一個 commit suicide space

看Luc Besson的 wasabi悶得發荒
看戲的時候就打電話給陳七告訴他的廣末涼子在戲裡好可愛

在倫敦很少見到Miffy
不過常常看到那個哲學家Charlie Brown

有時候我會傻得在ICQ傳訊息給你
也許有一天會得到回覆

還有...

還有...
2003年11月你做的那個決定

回憶是片段卻抽象得像詩
想學電影《情書》裡走到雪山上大喊你的名字然後叫一聲「你好嗎?」我的記性不好,不把這些都記下就只怕多過十年八載就什麼都忘了

你好嗎?

你的
熊貓


Friday, March 11, 2005

coffee @ organic





星期五 18:00 Brick Lane Coffee@Organic


走 進這裡的 一剎那就知道會是屬於這裡這裡是Brick Lane 是倫敦是踏了一小時腳踏車尋找的地方細小的空間就是親密小孩子在撒嬌女孩於網上漫遊幾個朋友坐於沙發上看雜誌人們來往如一整天的作息那不統一的傢俱和那被 人翻過千百篇的舊雜誌和那個瘦削的日本女侍應都是種氣氛播著如nirvana的音樂彷彿彷彿又如鄉村音樂黃黃的燈光三、四時就發黑的天空一杯朱古力咖啡和 沒性格的鬆餅坐於近洗手間的沙發上自閉的角落卻又最多人經過這是於倫敦某個星期五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