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3, 2007

之於 folding architecture










Sophia Vyzoviti 的建築意念 — 摺疊式建築 (folding architecture) 是挺有趣。如日本摺紙藝術,她把同一平面或物料不斷摺疊,然後造成一件物品 (object) — 可以是衣服、手飾、甚至是建築物。在設計的過程中 (design process) 那是一個不錯的開始,然而到後來,往往都成了空洞之物。

這樣的意念大抵是八十至九十年代那解構主義建築的分流。1993年,法國著名哲學家 Deleuze 寫了一本書名為 「the fold」 。他從新研究巴洛克時期 (Baroque period) 一位思想家 Leibnez的理論,從巴洛克時期的建築開始廷至整個宇宙的時空,均是摺疊式的。那時候許多著名建築學家如 Zaha Hadid、 Rem Koolhaas、Peter Eiesenmann均研究摺疊式建築的可行性。我猜想那是一個很美好的時代 — 一切都是那樣讓人驚歎。從此建築便變得很不一樣:時間與空間的摺疊、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的摺疊、城市與建築物之間的摺疊、過去與現在的摺疊。然而十多年過去,差不多的建築設計你可以在巴黎香謝利舍大道找到,也可以明年夏天到北京看看,幾近泛濫。若說建築只是關於光、空間與科技,那麼人與環境在建築學裡的定位又如何?早年建築大師的詩意美學都變得喧鬧不堪。

從什麼時候開始,建築已如時裝:分春夏秋冬論歐美最流行最時尚包裝,然後世界各地不論建築師還是建築學生,都一窩蜂追趕那樣的潮流。誰是deleuze,重要嗎?也許你會說,只要漂亮就可以。我也可以說:even that statue is handsome, i dun want to fuck with him (1). 抱歉,在那樣的建築,我看不到靈魂。

註(1) quote from michele costantino soccio

2 comments:

said...

Merry Christmas!!!
*v*

chanchiyat said...

X_X。